桃園市立平鎮國民中學-校長室簡介
一、教育理念:成就每一位學生
啟發學生潛能 — 啟迪學生多元智能,引導學生適性發展
專業行政領導 — 服務領導激勵士氣,廣結善緣充分授權
精進教師教學 — 促進教師專業發展,形塑優質校園文化
凝聚社區情感 — 凝聚家長教育共識,促進學校社區共榮
教育的目的在協助學生自我了解以及自我實現,教育應以學生為主體,尊重學生個別差異,啟發多元智慧,引導學生適性發展;學校教育必須滿足孩子所需,透過學校的教育,「陶冶學生品格,變化學生氣質,提升學生自信,增進生活能力」,學校應提供溫馨安全的學習環境讓師生「教」與「學」,發揮全人教育,進而培育現代化的優質國民。個人教育圖像及教育理念如下:「啟發學生潛能—啟迪學生多元智能,引導學生適性發展;專業行政領導—服務領導激勵士氣,廣結善緣充分授權;精進教師教學—促進教師專業發展,形塑優質校園文化;凝聚社區情感—凝聚家長教育共識,創造學校社區共榮」。茲將個人教育理念臚列如后:
- 啟發學生潛能:啟迪學生多元智能,引導學生適性發展
-
- 充分發揮教育愛心與耐心,用心教育學生,培育具生活技能的優質學生。
- 透過教師的諄諄教誨及榜樣示範去影響學生,養成負責守規的好學生。
- 教師應有教無類、且能因材施教,提供學生更多的成功經驗。
- 讓每位學生喜歡上學且都能建立健康快樂、創新進取的人生觀。
- 尊重學生個別差異,激發學生多元潛能,引導學生適性發展。
- 教師透過創新教學、情境教育薰陶,培育宏觀國際的優質國民。
- 專業行政領導:服務領導激勵士氣,廣結善緣充分授權
-
- 展現貼心的行政作為,以服務取代管理,贏得教師信任。
- 行政以身作則帶頭示範,營造溫馨祥和的校園氛圍。
- 訂定完善的師生獎勵制度,激勵教師士氣及鼓勵學生優秀表現。
- 行政充分授權,暢通溝通管道,廣納教師意見,凝聚成員共識。
- 行政扮演火車頭角色,帶領行政團隊及教學團隊逐步實現學校願景。
- 行政團隊應提供各項資源,滿足教師教學上的需求以提高教學成效。
- 精進教師教學:促進教師專業發展,形塑優質校園文化
-
- 建立明確清晰的願景目標,創造卓越績效的學校品牌。
- 鼓勵教師發展自發性的學習成長團體,提昇教學品質、並利用行動研究提升專業
- 全「力」以赴,營造溫馨合諧的校園環境提供師生教與學。
- 形塑學生專心、行政貼心、老師用心、家長熱心的校園文化氛圍。
- 每位教師都能認同學校且充滿熱誠與愛心,喜歡教學並且認真快樂教學。
- 全心全力打造一所人文、藝術、科技兼備的優質學府。
- 凝聚社區情感:凝聚家長教育共識,創造學校社區共榮
-
- 家長與教師充分聯繫溝通,信任教師對學生的教學與輔導。
- 與家長會保持良好的互動,共同經營學校促進進步。
- 鼓勵家長熱心參與校務,充分支持並協助學校校務推展。
- 促進學校社區化,社區學校化,以利資源共享創造雙贏。
- 學校應主動提供學校教育資源供社區使用,善盡社會教育責任。
- 匯集豐富的社區資源挹注學校,營造良好的社區公共關係。
二、教育目標
- 人文素養:營造溫馨校園文化,提升學生人文素養。
- 適性才能:尊重學生多元智能,引導適性才能發展。
- 國際視野:宏觀學生國際視野,激發潛能開創未來。
- 終身學習:營造書香學習組織,提倡終身學習理念。
成就每一位學生 — 品德、創新、卓越
三、辦學策略
- 擬訂學校願景與目標,提升行政組織效能
-
- 擬定學校願景目標,提升整體學校效能。
- 充份授權分層負責,提升行政服務效能。
- 重視績效建立品牌,型塑學校優質文化。
- 適時鼓舞激勵士氣,營造積極合作氣氛。
- 強化教師專業與知能,增進學生學習成效
-
- 積極參與進修研究,分享心得提升專業。
- 發展領域教材教法,創新教學提升成效。
- 建置專業對話平台,增進教學專業知能。
- 提升教師研究風氣,促進教師專業成長。
- 落實課程與教學領導,引導課程教學創新
-
- 落實課程教學領導,激發教師教學創新。
- 發展學校本位課程,培養學生基本能力。
- 實施多元教學活動,啟發學生多元智能。
- 協助教師課程設計,發展學校課程特色。
- 落實學生事務與輔導,積極營造友善校園
-
- 推動學生社區服務,提升學生生活技能。
- 發展學生多元性向,引導學生適性發展。
- 推廣閱讀書香校園,推動學生品格教育。
- 重視學生訓輔工作,營造友善校園環境。
- 改善教學環境與設備,建置優質學習環境
-
- 注重校園綠化美化,發揮環境教育功能。
- 硬體設備充實更新,營造永續校園環境。
- 建設優質教學情境,豐富學生學習內涵。
- 溫馨和諧組織文化,創造適性學習樂園。
- 贏得家長信賴與支持,塑造合宜公共關係
-
- 重視親師交流合作,爭取社區認同學校。
- 引進整合社區資源,建設校園發展特色。
- 發展學校公共關係,協助校務順利運作。
- 凝聚家長教育共識,促進社區學校共榮。
四、教育的初衷
- 21世紀是地球村的概念,「立足台灣、放眼國際」是未來要走的方向,台灣應該走出去,教育也應該如此,沒有一種教育適合全體學生,應該吸取他人長處,讓教育更加符合每一位學生的需求,讓教育願景更寬闊且能與國際接軌。他山之石可以攻錯,辦學應該時時刻刻自我督促與勉勵,讓自己的辦學有更清新的方向,個人從事教育工作以來一直兢兢業業,把教育工作當成志業,教育的初衷就是回歸教育本質,略述如下:
- 教育無他,愛與榜樣
- 面對多元化的社會,校長應該用多元的角度看待學生問題,解決方式必須合乎教育原理,解決教育現場發生的問題,考驗著教師的智慧,學生接受資訊的管道多元,行為舉止也未必符合教師的期待,我想唯一不變的就是教師專業的堅持,堅定學生可以改變的信念。「教育之道無他,惟有愛與榜樣」,發揮愛心與耐心關懷學生感化學生,這也是為人師所應具備的基本素養,遺憾的是,這些年來我們很難從新進教師中看見這些特質,校長必須有決心與毅力重塑教師文化,帶動教師專業成長,誠如,用心也是一種專業,任何事都是從一個決心、一粒種子開始,只要有心,所有的辛勤付出終會開花結果。
- 充分授權、廣結善緣
- 這些年來從事行政工作,總會仔細觀察每位校長的領導風格與行政作為,對照個人心中尺規加以審慎判斷,只要慎思深入觀察,公正客觀的判斷,領導的脈絡輪廓自然成型,間接給自己累積不少寶貴的行政經驗,對個人將來領導一所學校有很好的參考價值。校長辦學過程中,行政領導應秉持「充分授權,分層負責」八字訣,建立完善的制度是帶領學校邁向卓越的最佳保證;人際關係應重視「廣結善緣,與人為善」建立人脈凝聚向心力,上述16字箴言是行政領導者應奉為圭臬且實踐篤行,校長辦學過程當中最重要的是人和,組織成員有被尊重的感覺,自然願意投入心力奉獻教育,教職員的支持是校長辦學成功的基石。成功的領導除了效率化的行政團隊外,教學團隊的營造也是重要因素,有效能的校長應積極從事教學領導,帶領教師提升專業精進教學能力。
- 寬心包容,精進專業
- 行政人員的敏銳度要夠,舉凡校園裡可能發生的事情都應該要有自己的腹案,深入觀察細心體會,才能防範未然,學校以學生為主體,教學為優先,一切作為以學生受教權為優先考量,這是全體教育人員的責任與義務。「對的事,認真投入」,教育是一件快樂的工作,面對莘莘學子,應滿懷愛心關懷他們,正如「寬心、包容,是快樂的泉源」,教育愛不求回報,教育應秉持「教之以禮,育之以德,傳之以道,導之以正」的大愛精神來教育感化學生,校長是學校的掌舵者,凡事應以身作則,作全校師生表率,因此校長應時刻進修,精進領導專業,嫺熟行政領導、教學領導及課程領導內涵,積極實踐力行,開創學校願景。
- 型塑願景,學生為主
- 學校是孩子學習成長及獲取知識的殿堂,校長辦學應該慎思學校教育目標,勾勒明確清晰的學校願景,學校教育必須滿足孩子所需,透過學校的教育,「陶冶學生品格,變化學生氣質,提升學生自信,增進生活能力」,教育不是口號必須實踐篤行,教育是經驗的傳承,透過教師的諄諄教誨及榜樣示範去影響及感化學生,教師應多讚美學生,多鼓勵學生,多給學生機會,因為每個學生具備不同的資質和潛能,個個都是千里馬,教師應扮演伯樂的角色,主動欣賞學生優點,協助學生發揮潛能,讓每一位學生都像千里馬般馳騁於人生康莊大道上。
- 激勵士氣,卓越績效
- 教師的本職為何?教學、學生輔導、班級經營等等,期待每位教育工作者都能恪盡職守,重視教育本質,以學生學習為前提並尊重學生受教權,教育工作更不應分彼此,只要對學習有幫助都應戮力而為。激勵教師士氣是校長的重要工作,對於認真付出的教師,精神上的鼓舞或是物質上的獎勵都是一種肯定,公開表揚教師的特殊貢獻除了當事人受到嘉勉之外,更重要的是能引起標竿示範作用,期望每位教師都能發揮專業影響能力,協助學生發展潛能完成自我實現,實現「教書又教人」的教育理想,達到卓越、品質與績效的教育目標。
- 建立品牌,開創藍海
- 校長應該為自己擬訂希望與願景,誠如證嚴法師:「感恩過去,展望未來,把握現在」,最重要的是要把握當下,當我們擁有決定性的影響力時,果斷的決策能力益形重要,校長的政策決定必需符合學校成員的期待,必須以學校整體發展為出發點,校長被期待能替學校帶來創新及顯著績效,蕭規曹隨、墨守成規的領導方式將無法開創具有創新價值的藍海策略,校長必須具有優質且敏銳的行動力,才能帶領學校提升教育競爭力進而創立獨特學校品牌。